1.我的世界怎么让村民种田

1. 基本知识
1.1 种子获取
小麦种子可通过(不用剪刀)破坏草丛来获取,平均破坏8个草丛可以获取一个种子。收获成熟的小麦可以获得0-3个种子,收获未成熟的小麦可以获得1个种子。
马铃薯和胡萝卜均为僵尸的稀有掉落物,同时可以在村庄的农田中找到。收获一个成熟的马铃薯或胡萝卜田可以获得1-4个对应作物,收获未成熟的可获得1个对应作物。
用工具来破坏草丛/农田将不会损坏耐久,但是时运附魔的工具却可以增加掉落物(+2种子上限/级对草丛;+1上限/级对胡萝卜/马铃薯;+1种子上限 /级对小麦)。所以如果玩家有一把时运附魔的工具却还没有建成自动农田,拿着时运工具来收割作物是非常划算的。(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当玩家有了时运附魔应该有足够的材料来建造自动农田,而自动化带来的便捷远大于时运带来的收益。除非是一个崇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玩家)
1.2 耕地与播种
作物必须在耕地上播种。可以通过拿着锄对泥土使用右键来使一块泥土变成耕地,但是没有被湿润且没有种植作物的耕地会很快变回泥土。当有生物在耕地上跳跃 落时将会有可能使脚下的耕地破坏使其变回泥土(正常走动和疾跑不会影响,而在1.1版本之前必须shift潜行才能保证不破坏耕地)。在耕地上放置一个方 块也会使耕地变回泥土。
下雨可以是耕地湿润,但这并不长久,因为雨停后耕地会很快变干燥。而一个方块的水(流动/静止均可,水上方可以有方块遮挡)可以使以其为中心9*9的耕地湿润。在游戏初期(没有桶)通常会沿天然水源造田,而有了桶之后,为了最大化种植面积,农田设计一般均为 9*9,最中间一格放水源。
虽然耕地是否湿润并不影响播种,但湿润的耕地可以使作物生长速度大幅提高,所以除非找不到水,否则一定要想办法让耕地湿润。值得一提的是,水方块也可以使比它低一格的耕地湿润,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个特性没有太大用处。
1.3 作物生长速度
作物想要生长必须在7个区块以内有玩家,光照亮度至少为9,且作物上方必须有一格空间(透明方块也可)。小麦/胡萝卜/马铃薯均有8个生长阶段,作物会随机得到一个block tick(平均68.27秒一次,具体机制比较复杂,可以参照英文wiki),在作物获得block tick时将有机会生长为下一周期,其生长概率取决于下列因素(具体参照英文wiki):
作物所在的耕地如果是 湿润的,将大幅增生长概率。作物周围3*3的格子中其他8个格子中每块耕地都将增加生长概率,湿润的耕地增加的更多。作物任一对角线格子有同类作物,或者 作物四周四个格子均是同类作物,将减少一半的生长概率。作物直接与水相邻并不能增加其生长概率。
根据这一机制,不难发现,在一个3*3 的湿润耕地区域中的中间一个格子种植一个作物,而其他8个格子留空(或种植其他作物),将使中间一格的作物获得最大的生长速率,平均23分钟(minecraft中一日夜即20分钟多一点)即可使作物成熟,而大多数(4/5)的作物将在37分钟内成熟。当然隔行种植会更方便,即每行作物的左右两行都是空的湿润耕地或种植其他作物,也可达到同样的速度。这点在初期食物匮乏时将相当有用,如果玩家在一个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周围没有动物,而且没有获得苹果、腐或者骨粉,玩家可以由此快速的获得食物。在手工农业阶段积累食物和种子时,隔行种植也是一个很好用的技巧。
而在对角的两个干燥的耕地种植两个同种作物,且两个作物周围其他方块都不是耕地方块时将导致最慢的生长,其每个blocktick的生长概率仅为1/23,平均大概3个多小时才能成熟。对作物使用骨粉可以使作物跳过2-4个生长周期(在某些老版本中骨粉可以直接使作物成 熟)。
另外作物并不会在玩家睡觉的时候生长,这算是minecraft中的一个基本常识了,玩家在床上度过的时间将不会使任何游戏中的事物改变。
1.4 亮度
由于作物生长需要足够的亮度,白天当然不需要担心亮度问题(如果玩家的农场是露天的),晚上则无法满足亮度条件,为了使作物晚上也能正常生长,必须保证每个作物受到的亮度>=9。
minecraft中亮度分为16个级别(0-15),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非自然光源,其中自然光源即日光/月光,在白天,日光的亮度为15,黄昏时开始逐渐下降至夜晚的4(月光),黎明时又开始逐渐恢复为15。
一个格子的亮度计算分为两种情况:如果这个格子上方至天空没有任何其他非透明方块(透明方块如玻璃)阻挡,这个格子的亮度为自然光源亮度;否则他的亮 度=他上下左右前后6个相邻格子的亮度最大的亮度-1。特别的,光线可以穿过水或者冰,但会额外减少2亮度,光线也可以穿过树叶,会额外减少1亮度。
玩家可以通过F3中的信息来看到所在格子受到的亮度级别。在1.7及以下版本中,F3显示的信息倒数第二行中的bl表示玩家的头所在格子非自然光源亮 度,sl表示自然光源亮度,rl为合成亮度,即sl和bl的最大值。为了保证晚上(地下农场中白天也是)作物正常生长玩家需要让每个作物方块上方bl值>=10,因为玩家的光源通常比作物高一格;如果玩家的光源全部与作物在同一高度,保证这个值>=8即可。
而在1.8版本中,F3的信息中倒数第三行为玩家的脚所在格子亮度信息,这变得更方便。其中Light表示合成亮度,sky为自然光源亮度,block为非自然光源亮度,为了使作物不受自然光照降低的影响,只要保证block亮度>=9即可。
1.5 收获
所有作物均可空手一击破坏来收获,作物收获并不会导致耕地被破坏(变回泥土)。
水流会破坏作物,而不会破坏耕地。
活塞推动作物会破坏作物,但同时会破坏耕地。
活塞推动耕地也会破坏作物,但不会破坏耕地(但如果玩家把耕地推到了另一个方块的下面,耕地会因为与方块接触而被破坏)。
在正常情况下,收获成熟的小麦可以获得1小麦0-3个种子,收获未成熟的小麦可以获得1个种子;收获成熟的马铃薯/胡萝卜会获得1-4相应作物,收获未成熟的将获得1作物。
如1.1中所述,时运附魔在收获时将非常有用,玩家可以在不损耗工具耐久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收获(对小麦来说仅限种子)。
2. 全手动农田
2.1农田单元设计
上文已经提到,最好的农田设计应该是9*9为一个单元,中间一个水格,其余全部为耕地。
在一个农田单元中,同种作物隔行种植作物会使其得到最高的生长概率,比在全部9*9-1个格子上种将获得两倍的生长概率,但这是以牺牲种植面积为代价,不过由于隔行种植可以在9*9的面积中种植9*5-1=44个作物,比(9*9-1)/2=40要多一点,算起来效率还是略高,前提是玩家经常去光顾自己的农田及时收获。虽然这在后期显得有点微不足道,甚至在玩家不能及时收获的情况下,直接种满会得到更多的收获,但在前期囤积作物时,如果玩家勤劳一点去照顾农田,还是会有额外收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作物对角线相邻并不会使生长速度减半,所以如果玩家很幸运地得到了马铃薯或者胡萝卜,可以将多种作物种在同一个农田中,比如:
这样的布局胡萝卜和小麦均可达到最高生长速率,并且很节约空间。
2.2 多单元农田布局
一般来说推荐水平扩张农场,如果采取隔行种植,应采用下面这种方式连接相邻的两个农场:
尽量在一个方向上对农场进行扩建,这会带来很高的操作舒适度(下文会提到操作技巧)。如果玩家是在地面造农场,这样的布局对自动农场布线也有好处,因为每 个农田单元都有足够的边界来布置电路,当然玩家可以把农田封顶然后在顶部布线,个人不太喜欢这样;而地下农场则不需要担心,可以随意在农田顶上布线。
很多人喜欢塔式农田(每层一个或多个农田单元,多层),但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在单人模式中玩家有足够的地皮来建造农场,多人游戏中如果要 圈地,由于地皮一般是按体积收费的,水平扩张农场需要的体积更小(当然有可能附近没有足够的地皮来给玩家圈,那就另说了)。水平扩张的大农场也更真实一点。
2.3 技巧
a、在收获连续相邻的作物的时候,看着一个作物按住左键,然后朝着一个方向走,可以将鼠标扫过的作物全部破坏收割(不要在一个格子逗留太久以免误将泥土方块破坏)。同理,播种时拿着种子对着空的耕地右键,然后朝一个方向走,可以将鼠标扫过的耕地全部播种。这也是为什么要朝一个方向扩张农田单元的原因了,因为玩家可以在播种时尽可能少的转向,而调转方向这个操作实际上是比较影响操作 顺畅度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播种的便捷性,塔式农田操作效率会低(上上下下来收获/播种)。
b、水源那一格将会影响玩家的正常操作,有可能在收获/播种时掉下去,但是这样已经够烦了,而玩家试图跳上来的时候还有可能将玩家落地的那个方块的耕地破坏掉。所以玩家必须想办法把水源遮挡起来。上文也提到过,水上方有方块遮挡并不会影响其湿润土地的作用,所以只要在水源上随便放一个方块来阻止玩家掉进水坑就可以了。在装饰上可以考虑玻璃,玻璃上方还可以放一个南瓜灯/萤石来照明。半砖/地毯也是可以的,这两种方块还不会阻挡玩家行进,但是半砖会让玩家走着走着突然上升半格又下降半格,强迫症表示略不爽……而羊毛会被半自动农田中的水流收割系统给冲掉。
另外,上文所提布局均以作物生长速率和操作效率、流畅度为第一考虑要素,如果是为了美观,那完全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2.我的世界村民如何种地
在我的世界生存模式中,村民是无法自动种植粮食的,还是需要玩家自己来打理,下面简单说一下关于种田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技巧。
1. 基本知识
1.1 种子获取
小麦种子可通过(不用剪刀)破坏草丛来获取,平均破坏8个草丛可以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26362获取一个种子。收获成熟的小麦可以获得0-3个种子,收获未成熟的小麦可以获得1个种子。
马铃薯和胡萝卜均为僵尸的稀有掉落物,同时可以在村庄的农田中找到。收获一个成熟的马铃薯或胡萝卜田可以获得1-4个对应作物,收获未成熟的可获得1个对应作物。
用工具来破坏草丛/农田将不会损坏耐久,但是时运附魔的工具却可以增加掉落物(+2种子上限/级对草丛;+1上限/级对胡萝卜/马铃薯;+1种子上限 /级对小麦)。所以如果玩家有一把时运附魔的工具却还没有建成自动农田,拿着时运工具来收割作物是非常划算的。(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当玩家有了时运附魔应该有足够的材料来建造自动农田,而自动化带来的便捷远大于时运带来的收益。除非是一个崇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玩家)
1.2 耕地与播种
作物必须在耕地上播种。可以通过拿着锄对泥土使用右键来使一块泥土变成耕地,但是没有被湿润且没有种植作物的耕地会很快变回泥土。当有生物在耕地上跳跃 落时将会有可能使脚下的耕地破坏使其变回泥土(正常走动和疾跑不会影响,而在1.1版本之前必须shift潜行才能保证不破坏耕地)。在耕地上放置一个方 块也会使耕地变回泥土。
下雨可以是耕地湿润,但这并不长久,因为雨停后耕地会很快变干燥。而一个方块的水(流动/静止均可,水上方可以有方块遮挡)可以使以其为中心9*9的耕地湿润。在游戏初期(没有桶)通常会沿天然水源造田,而有了桶之后,为了最大化种植面积,农田设计一般均为 9*9,最中间一格放水源。
虽然耕地是否湿润并不影响播种,但湿润的耕地可以使作物生长速度大幅提高,所以除非找不到水,否则一定要想办法让耕地湿润。值得一提的是,水方块也可以使比它低一格的耕地湿润,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个特性没有太大用处。
1.3 作物生长速度
作物想要生长必须在7个区块以内有玩家,光照亮度至少为9,且作物上方必须有一格空间(透明方块也可)。小麦/胡萝卜/马铃薯均有8个生长阶段,作物会随机得到一个block tick(平均68.27秒一次,具体机制比较复杂,可以参照英文wiki),在作物获得block tick时将有机会生长为下一周期,其生长概率取决于下列因素(具体参照英文wiki):
作物所在的耕地如果是 湿润的,将大幅增生长概率。作物周围3*3的格子中其他8个格子中每块耕地都将增加生长概率,湿润的耕地增加的更多。作物任一对角线格子有同类作物,或者 作物四周四个格子均是同类作物,将减少一半的生长概率。作物直接与水相邻并不能增加其生长概率。
根据这一机制,不难发现,在一个3*3 的湿润耕地区域中的中间一个格子种植一个作物,而其他8个格子留空(或种植其他作物),将使中间一格的作物获得最大的生长速率,平均23分钟(minecraft中一日夜即20分钟多一点)即可使作物成熟,而大多数(4/5)的作物将在37分钟内成熟。当然隔行种植会更方便,即每行作物的左右两行都是空的湿润耕地或种植其他作物,也可达到同样的速度。这点在初期食物匮乏时将相当有用,如果玩家在一个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周围没有动物,而且没有获得苹果、腐或者骨粉,玩家可以由此快速的获得食物。在手工农业阶段积累食物和种子时,隔行种植也是一个很好用的技巧。
而在对角的两个干燥的耕地种植两个同种作物,且两个作物周围其他方块都不是耕地方块时将导致最慢的生长,其每个blocktick的生长概率仅为1/23,平均大概3个多小时才能成熟。对作物使用骨粉可以使作物跳过2-4个生长周期(在某些老版本中骨粉可以直接使作物成 熟)。
另外作物并不会在玩家睡觉的时候生长,这算是minecraft中的一个基本常识了,玩家在床上度过的时间将不会使任何游戏中的事物改变。
1.4 亮度
由于作物生长需要足够的亮度,白天当然不需要担心亮度问题(如果玩家的农场是露天的),晚上则无法满足亮度条件,为了使作物晚上也能正常生长,必须保证每个作物受到的亮度>=9。
minecraft中亮度分为16个级别(0-15),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非自然光源,其中自然光源即日光/月光,在白天,日光的亮度为15,黄昏时开始逐渐下降至夜晚的4(月光),黎明时又开始逐渐恢复为15。
一个格子的亮度计算分为两种情况:如果这个格子上方至天空没有任何其他非透明方块(透明方块如玻璃)阻挡,这个格子的亮度为自然光源亮度;否则他的亮 度=他上下左右前后6个相邻格子的亮度最大的亮度-1。特别的,光线可以穿过水或者冰,但会额外减少2亮度,光线也可以穿过树叶,会额外减少1亮度。
玩家可以通过F3中的信息来看到所在格子受到的亮度级别。在1.7及以下版本中,F3显示的信息倒数第二行中的bl表示玩家的头所在格子非自然光源亮 度,sl表示自然光源亮度,rl为合成亮度,即sl和bl的最大值。为了保证晚上(地下农场中白天也是)作物正常生长玩家需要让每个作物方块上方bl值>=10,因为玩家的光源通常比作物高一格;如果玩家的光源全部与作物在同一高度,保证这个值>=8即可。
3.我的世界怎么种田 种田技巧
种田首先得找块平坦的空地(种梯田也可以,不过建造比较麻烦)。先大概想好要种多少地。要去挖多少田出来。当然,在高一点的地方种田也是可以,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动物或者怪物踩过来
当然,平坦的地方最好,成规模之后,在进行地形整理,也更加好看。种田首先得要有种子,种子获取的方式最简单就是撸树!撸树叶,有好大几率会掉种子,有了种子就可以去种田了,如果出生在一些糟糕的地方,例如雪地、沙漠这类区域,还是用XX助手调种子吧。有了平坦的空地,有种子了,那么就要准备好耕田工具了。
那么要准备哪些呢:泥土、锄头、水桶、种子;最好还要有栅栏和栅栏门。
泥土放进去了,还需要锄头锄一下才可以,放种子的泥土需要近水才可以,所以要事先准备好桶子,去海里或者一些小湖小河拿水,最好是水源,而不是流动水。种子放入泥土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真正成熟,可别看见绿油油一片就兴冲冲的过去收割,这样会杯具的!(这里笔者也杯具了一下,开了XX助手的一键摧毁,方便挖矿,结果收割田地的时候也忘关了,把地给铲了几个,杯具哈哈)
可见种子发芽后,有几种显示模式,其中变得较为黄色的就是成熟的。这是过去收割就可,除了可以获得小麦、胡萝卜等食物所需的粮草,还能有种子掉落,循环再用,而不再需要去撸树了。接着就是怎么保护咱们的田地了。还是那句话,要致富,先撸树。撸够木材,建栅栏,围着田地转一圈就搞定了,怪物和动物是跳不进来的!可以安心耕地喇!如果一开始木材多,也可以先围地,再耕地。
4.我的世界12.1怎么让村民为你种地
一、如果玩家想把农场建在地面,那么需要先下挖几下,挖出11x11的空间,中心一个格子(地面那一层)是要用来放静态水源的,提前标记一下。
二、下一步是把铁轨铺好,顺便把箱子和漏斗放好。漏斗在绿色圈的动力铁轨的下面(拿着动力铁轨shift右键漏斗可以放到漏斗上),漏斗嘴朝着箱子(拿着漏斗shift点右键)。铁轨的铺设不一定非要按照这样来,最终目的是让矿车把所有的位置跑一遍回到原点(绿色圈)。
三、接下来就开始制作静态水源,要把水源旁边的方块摆好,即那四块耕地。为了防止冰融化的时候耕地退化,要在旁边做一个临时水源,这个水源可以比耕地高一格。萤石上方也要加一个方块,具体什么无所谓。
四、找村民要注意一定要是这种穿棕色长袍不穿马甲的,成年的还是小朋友无所谓,但最好是自己繁殖出来的不是从村子里抓的,否则可能会无效。把8组小麦种子扔给他。
五、1.8以后,农民会自己播种/收割小麦、马铃薯、胡萝卜,这样村庄里的农田就有人打理了,但是农民却不是仅仅会打理村庄里的农田,玩家的农田被他看到他一样会收割、播种。
六、农民的背包是有限的,一共8个格子,所有村民只会捡起小麦、小麦种子、胡萝卜、马铃薯、面包等农作物及其产品,和玩家一样,8个背包都满了就无法捡起其他的东西了,把农民的背包塞满种子,这样他就没法捡起小麦,而只会捡起种子,这样收成就不会被农民偷走。
5.我的世界村民是怎么繁殖的
需要建造繁殖屋才可以繁殖。
村民的繁殖取决于有效门的数量。村民会繁殖直到成年村民的数量等于或高于门的数量的35%。剩余的小村民会正常长大。小村民的村民种类并不取决于它父母的种类。
一个有效门的标准是在直线上门一边5格内的"外部"空间不得与另一边5格内的"外部"空间数量相同。一个"外部"空间的判定标准是从它至天空没有除透明方块外的方块。
游戏引擎会周期性地统计当前的村庄人口。所有横向位于村庄边界内纵向离中心5格内的村民将被算入人口中来决定是否继续让村民繁殖。
尽管如此,只要有至少一个村民位于区域内,那么任何横向位于村庄边界内但纵向离中心下方32格内的村民将企图进入繁殖模式。如果两个村民在相临近时同时进入繁殖模式,它们将交配并生成一个小孩。
繁殖屋建造――
1、首先搭建一个地基,制造一个方子(以圆石为例),可以使用绝大多数实体方块
2、然后搭建3层并封顶
3、在顶上放门,面朝房外放置,围成一圈,
4、最后可以围3圈;
5、要封顶,不然木门无效
6、最后在预留的地方放上门,屋内插上火把(防止生成怪物),村民繁殖机器就完成了。晚上村民会进入有效的房屋进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