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动视暴雪宣布裁掉公司员工总数的8%,大概有800名员工被裁。对于这波裁员,动视COO Coddy Johnson在财报中解释称,这是“重建计划”的一部分,是在“减少自身业务中对于非生产岗位的投资”。也就是说,虽然动视在2018年的营收创下记录,但依然不足以养活这800名员工。
在游戏业界中,得知有公司裁员的消息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动视暴雪的大规模裁员让人震惊,之前他们与Bungie的分手也同样让人瞠目结舌。截至1月份他们分手为止,《命运》依然是在过去十年里动视开发的新IP中唯一成功的一个。反观暴雪虽然迟迟没有新作出炉,但旗下作品仍然还大多处于赚钱的状态,然而公司本身整体都以“动视暴雪”的名号任人揉捏。相比之下,动视自己手里的项目显得非常苍白。
回顾过去五年动视的产品阵容,把《命运》刨出来之后就只剩一个大坑。2014-2015年,暴雪推出了《炉石传说》和《风暴英雄》,而动视拿出来的就只有《神奇蜘蛛侠2》和《托尼霍克职业滑板5》。2016、2017和2018年,这家曾经每年能推出大量产品的游戏公司变成了年产出新游不超过五款的发行商。2018年,动视暴雪只有两款新作,分别是《使命召唤15:黑色行动4》和《小龙斯派罗三部曲》。
显然动视已经把精力放在了怎么从现有IP中榨钱,而不是想着怎么去挖掘新IP,在微交易横行的年代里,这也是不少厂商所乐于采用的策略。但是,动视对于《命运2》的信心有点过于乐观,而其表现并未达到预期。
微交易背后的巨大争议
这也是《命运2》恶性微交易背后的原因。这款大作中的商店一度充斥着各种可以用真钱购买的能够左右玩法的道具,以至于动视和Bungie面对玩家的抵制只能进行大幅让步。即便以大作的标准而言,《命运2》的微交易也无法让消费者全盘接受。在2018年末,Johnson还展望称《命运2》的收入有望再度攀升,但没过几天,动视与Bungie就宣告分手。
字里行间,动视显然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让投资者认为手里有《命运》这个造钱机器的位置上。那么既然《命运2》的销量不佳,自然要通过微交易再把钱给赚回来。但是显然,这笔收入并不足以让动视认为可以与Bungie继续合作下去。动视的这套做法跟其大规模裁员背后的逻辑如出一辙。
动视在过去五年里除了《命运》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新IP。外界对动视的关注自从2007年《现代战争》系列的成功开始就一直放在了《使命召唤》上,而像《小龙斯派罗》和《吉他英雄》相比之下只是形成了短暂的文化现象。相比EA旗下强大的体育游戏阵容,育碧旗下多样化套娃换皮却又让人百玩不厌的模式,动视除了《使命召唤》之外,剩余的盈利可能性就紧紧地跟暴雪的成功绑在了一起。暴雪目前正在开发《暗黑破坏神:不朽》,转行手游很大程度上表明动视不染指暴雪开发工作的做法已经成为了历史。
动视需要新《命运》
其实并不难看出动视寄望于暴雪在手游领域获得成功的原因。暴雪手里的游戏品牌基本上就是一台台的印钞机,曾经的暴雪是重质不重量,但随着公司的成长,这则信条也可能会逐渐发生变化。从2014年以来,动视除了COD和暴雪之外生钱的利器就只有一个《命运》,现在跟Bungie都分手了,那么暴雪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并不是说动视就快要完了。提到动视,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主机游戏,但千万别忘了,《糖果粉碎传奇》可是在他们手里,2018年这游戏的营收有20亿美元,相比前年的8.8亿美元增长了可不是一星半点。暴雪那边的《守望先锋》、《炉石传说》和《魔兽世界》都还在赚钱的状态,所以动视暴雪在去年才获得了创纪录的72美元营收。但问题是,综合这些方面考虑之后,一下子裁员这么多才更难以让人接受。动视的失败跟内部开发团队的工作没有半点关系,而是与其眼光局限在极其少量的IP上有关。
Johnson表示之前投入到《命运》上的开发资源如今将会面临公司“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品牌”,然而他们对于今年的展望并不怎么乐观。2019年肯定还是会有《使命召唤》,但在《使命召唤14:二战》和《使命召唤15:黑色行动4》上市之后,动视暴雪的股价都经历过下挫。虽然COD的销量依然强势,但这位十五年高龄的老将已经略显疲态。暴雪方面的大作也杳无音信,传言中的《暗黑破坏神4》根本没有在去年的暴雪嘉年华上登场。
动视与Bungie分手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虽然《命运》初代开局不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把这个品牌给做大了,而《命运2》还算是广受欢迎。如今Bungie带着《命运》IP单飞,不知道在没有动视插手的情况下《命运3》会变成什么样子。与此同时,动视应该尽快从与Bungie分手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在《使命召唤》之外寻找一个新的未来了。